大家好,关于乌龙茶的选择标准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乌龙茶怎么挑选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一、什么样的乌龙茶最好
1.单丛乌龙茶茶汤的颜色清亮,口感醇厚,且富有层次感,是乌龙茶中最为优秀的一种品种。
2.而其他的乌龙茶类,比如兼香型、清香型、浓香型等,虽然香气浓郁,但是口感可能略显平淡,品质参差不齐。
3.另外,单丛乌龙茶的营养成分也非常丰富,具有保健功效,是品质和健康兼具的乌龙茶品种。
同时,制作单丛乌龙茶的工艺复杂,需要精挑细选的原料,并且在加工过程中需要非常细致的把握,因此价格较高,一般只建议茶友在重要场合或自己享受时选择。
二、乌龙茶是春茶好还是秋茶好
都是一样的,主要喜欢喝,什么样的茶都是好的。
乌龙茶(oolongtea),亦称青茶、半发酵茶及全发酵茶,品种较多,是中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中国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茶是经过采摘、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乌龙茶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乌龙茶的药理作用,突出表现在分解脂肪、减肥健美等方面。在日本被称之为“美容茶”、“健美茶”。乌龙茶为中国特有的茶类,主要产于福建的闽北、闽南及广东、台湾三个省。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产。乌龙茶除了内销广东、福建等省外,主要出口日本、东南亚和港澳地区。主要生产地区是福建省安溪县等地。
闽南茶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茶树生长周期长,一年可采四至五季,即春茶、夏茶、暑茶、秋茶和冬片。具体采摘期因品种、气候、海拔、施肥等条件不同而差异。一般采摘期,春茶在谷雨前后,夏茶在夏至前后,暑茶在立秋前后,秋茶在秋分前后,冬片在霜降后。各茶季的采摘间隔期为40-50天,在具体掌握上,应做到“开头适当早,中间网刚好,后期不粗老”。
乌龙茶的采摘标准,叶梢比红、绿茶成熟。其采摘标准为:待茶树新梢长到3-5叶将要成熟,顶叶六七成开面时采下2-4叶,俗称“开面采”。所谓“开面采”,小开面为新梢顶部一叶的面积相当于第二叶的1/2,中开面为新梢顶部第一叶面积相当于第二叶的2/3;大开d面新梢顶叶的面积相当于第二叶的面积。一般春、秋茶采取“中开面”采;夏暑茶适当嫩采,即采取“小开面”采;产茶园生长茂盛,持嫩性强,也可采取“小开面”采,采摘一芽三四叶。
茶农在生产实践中创造出“虎口对芯采摘法”即将拇指和食指张开,从芽梢顶部中心插下。稍加扭折,向上一提,就将茶叶采下。一般采叶标准是:长三叶采二叶,长四叶采三叶,采下对夹叶,不采鱼叶,不采单叶,不带梗蒂。采摘时,应做至“五分开”,即不同品种分开,早午晚青分开,粗叶嫩叶分开,干湿茶青分开,不同地片分开,以利于提高毛茶品质。
春季乌龙茶采制季节,常遇阴雨连绵的大气,这对优质乌龙茶品质形成会产生极大的影响。特别连续的阴雨天气,鲜叶水分多,又无法晒青,致使做青“走水消青”困难,内含物质不能正常转化,从而也就无法形成优质乌龙茶。在一日中,由于鲜叶采摘的时间不同。对乌龙茶品质的形成也有一定影响。
早青:上午10时以前采摘的鲜叶,大多带有露水,其制茶品质较差。
上午青:上午10时以后至中午12时以前所采鲜叶。因茶树经过一段时间的阳光照射,露水已消失,制茶品质优于早晚青。
下午青:午后12时至下午4时以前所采下鲜叶,新鲜清爽,具有诱人的清香,又有充分的晒青时间,制茶品质优异。
晚青:下午4~5时以后所采鲜叶。因鲜叶下山时间较迟,大多错过了晒青的最佳时机,不能利用阳光晒青萎凋,制茶品质也欠佳,但优于早青。总之,制优质乌龙茶,应选择连续几天晴朗天气的午青鲜叶制作。
乌龙茶制作工艺。制作程序有晾青、摇青、杀青、包揉、揉捻、烘焙。乌龙茶因其做青的方式不同,分为“跳动做青”、“摇动做青”、“做手做青”三个亚类。
降低茶叶含水量,保持含水量在4%—6%之间,防止茶叶贮存期品质劣变而陈茶味,进而延长贮藏寿命;借烘焙技术去除茶叶青臭味及其它异味,增进茶香,以提高茶叶品质;使茶叶中所含氨基酸类与还原糖类加温时经脱水转化成香气成分;还有杀菌,降低农残等作用。
脱水糖化作用(熟化)、异构化作用、氧化作用及后熟作用。后熟作用的好坏与茶叶含水量、储藏条件和茶中有效化学成分变化有密切关系。
1.含水量:茶叶烘焙首要工作是降低茶叶含水量至安全范围(4%—6%),延缓茶叶后氧化作用,并能延长茶叶贮藏寿命;茶叶水分达到8.8%,霉菌开始出现;水分达到12%以上,就会逐渐变质。而含水量不同的茶叶,烘焙条件也不同,一般而言含水量高的茶叶,最初阶段其烘焙温度应高些(约95℃-100℃),时间要延长;若继续烘焙三个小时以上时,必须调低温度至85℃左右,徐徐入火,烘焙出茶叶甘醇之滋味。含水量高的茶叶应摊薄些,否则易导致闷变而降低茶叶品质。
2.原料老嫩度:烘焙较粗老的茶叶,需中温(85℃-90℃)烘焙,烘焙时间则视茶叶需求而在4h-10h作弹性选择。原料粗老而带微香的茶叶,烘焙时间宜缩短。幼嫩茶叶烘焙温度比粗老的茶叶微高,先中高温(90℃-100℃)烘焙,时间约4h-10h,再以(80℃-85℃)烘焙2h-4h,以确保茶汤滋味甘醇不苦涩而保留香气及原则。
3.形状紧纬度:外形紧结的茶叶则较耐烘焙,宜采用中低温(85℃-90℃)而较长时间烘焙,反之外形松散的茶叶宜采用中温(100℃)而短时烘焙。
4.香气:香气是乌龙茶的主要灵魂之一。茶叶香气属挥发性物质,烘焙过程中香气成分易逸失,因此,一般清香型品质好的茶叶应低温短时烘焙;香低中等茶叶,可采用较高温度和较长时间烘焙;陈茶而异味重的茶叶,以去除异味和降低含水量为主,应先高温短时烘焙,次日再80℃2h→90℃2h→100℃循序烘焙;依消费者市场需求而定烘焙程度。空调做青的乌龙茶,为了保持其翠绿的色泽和高锐的香气,应采用(60℃-70℃)的低温烘焙至足干,使茶叶含水率在5%-6%,及时真空密封包装,以免香味散失。
5.滋味:滋味甘醇的茶叶,先中温(80℃-85℃)烘焙4h-6h,次日再以(75℃-80℃)烘焙2h-3h,防止高温使茶叶带熟味或火味而降低茶叶品质。
6.火候的把握:火候的实际作用是使茶叶内产生热物理化学变化的程度。火候能影响茶叶的外形色泽及叶底汤色等,火候掌握适应可以弥补茶叶品质的某些不足,掌握不当会降低品质。特殊品种的茶叶,火候掌握恰到好处,能衬托特殊的香韵特征,俗称“茶为君,火为臣,君臣佐使。”就是这个道理。茶叶的品种不一样,耐火程度也不一样,如铁观音、大叶乌龙、梅占就较为耐火,黄旦、奇兰等香气较外露的品种较不耐火。
三、乌龙茶发酵程度排行
1、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发酵程度在15%-70%之间,具体的发酵程度会因不同的品种、产地、季节等因素而有所差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乌龙茶品种及其发酵程度排行(由低到高):
2、清香型铁观音:发酵程度较低,约为15%-20%,口感清淡,香气清高。
3、浓香型铁观音:发酵程度适中,约为25%-30%,口感浓郁,香气浓郁。
4、台湾高山茶:发酵程度较低,约为20%-30%,口感清爽,香气清高。
5、武夷岩茶:发酵程度较高,约为30%-50%,口感浓郁,香气浓郁。
6、凤凰单丛:发酵程度较高,约为50%-70%,口感浓郁,香气浓郁。
7、需要注意的是,乌龙茶的发酵程度并不是绝对的,不同的制作工艺和条件会对发酵程度产生影响,因此以上排行仅供参考。同时,不同的人对乌龙茶的口感和香气也有不同的偏好,选择适合自己口味的乌龙茶才是最重要的。
四、乌龙茶浸泡条件为何不同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审美的终极标准是趋同的,就拿选美来说,各国的差异是有的。泡茶亦如是,器具、手法各不相同,但主线差异不大。下面我们来看看乌龙茶在不同地区是如何冲泡的!
潮州泡法的特点就是能将普通的茶叶泡出不平凡的味道。这种泡法主要讲究一气呵成,在泡茶过程中不能说话,尽量避免干扰,使精、气、神,三者达到统一的境界。
备茶具:泡茶者端坐,静气凝神,右边大腿上放包壶用巾,左边大腿上擦杯白巾,桌面上放两张方巾。
温壶、温盅:将滚沸的热水倒入湖内,再倒入茶盅。
干壶:持壶在包茶壶的方巾上拍打,擦干水滴后轻轻甩壶,甩干为止。
置茶:以手抓茶,视干燥程度,定烘茶时间长短。
烘茶:置茶入壶后,若感觉到为受潮,不烘也可以;如果受潮,则多烘几次。
洗杯:烘茶时,将茶盅内的水倒入杯中,并逐一清洗。
冲水:烘茶后,把壶从池中提起,用壶布包裹并摇动,使壶内外温度配合均匀。
摇壶:冲水满后,迅速提起,置于桌面巾上,按住气孔,快速左右摇动,使茶叶浸出物变得均匀。
倒茶:按住气孔摇晃,随机倒入茶海。第一泡完事后用布包住,用力抖动,使湿度均匀。
分杯:泡三泡为止,三泡茶汤必须一致,三泡完成后才可如释重负与客人分杯品茗。
安溪产茶,自古闻名,安溪的式泡法是用铁观音、武夷茶之类的轻火茶。
备茶具:要求与潮州泡法相同,安溪泡法以烘茶为先,另准备闻香杯。
温壶、温盅:将滚沸的热水倒入湖内,再倒入茶盅。
冲水:冲水大约15秒后倒茶,可利用这段时间将温杯水倒回池中。
倒茶:不用公道杯,直接到入闻香杯中。
闻香:将品杯以及闻香杯一起放置在客人面前。
抖壶:每泡之间,以布包壶,用力摇三次,使壶内外得温度变得均匀。
传统泡法的特点是所需道具简单,泡法自由且十分适合大众饮用。
烫壶:将沸水注入壶中至溢满为止。
倒水:烫洗完茶壶和品杯之后,将壶内的水倒出至茶船中。
置茶:将一茶漏斗放在壶口处,然后用茶匙拨茶入壶,这是比较讲究的置茶方式。
注水:将沸水注入壶中,至泡沫溢出壶口。
倒茶:先提壶沿茶船沿逆行转圈,用意在于刮去壶底的水滴。送客时按照逆时针方向磨,如是左手提壶,则反之。然后将壶中的茶倒入公道杯中,可使茶汤均匀。
分茶:将茶中的茶汤到入茶杯中,以七分满为宜。
奉茶:自由取饮,或将茶放在茶托上,由专人奉上。
虽然乌龙茶有三种不同的泡法,但是茶友们还是要根据自己的茶叶性质和条件来选择。大家觉得呢?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五、如何挑选优质乌龙茶
1、把茶叶捧在手心对着光线看,上好的春茶颜色应该是墨绿,若带点砂绿更佳。如果茶色灰暗枯黄,则为劣品。再老经验些的,可以仔细观察茶叶是否隐存红边,有则表明发酵适度。
2、手捧干茶,鼻子贴紧茶叶,吸三口气,如果香气持续甚至愈来愈强,便是好茶;反之,闻起来香气不足,甚至带有杂味,那就不是好茶了。
3、手捧干茶,鼻子贴紧茶叶,吸三口气,如果香气持续甚至愈来愈强,便是好茶;反之,闻起来香气不足,甚至带有杂味,那就不是好茶了。
4、乌龙茶分球形和条形两种,前者放在手中抖动,要感觉分量适中,太轻则滋味淡薄,太重则易苦涩;后者,如果感觉叶尖刺手,是因为茶青太嫩或退青不足,喝起来会有苦涩感
5、这也是试茶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准备一只瓷杯、5克茶叶,冲150毫升的开水,静置5分钟。然后取一个小汤匙,拨开茶叶看看汤色。若汤色浑浊、淡薄,叶片焦黄碎裂,或是汤匙闻起来有草青味,都表示这茶叶“先天不足”。好茶汤颜色应该明亮浓稠,即使茶汤冷却,香气依然存在。
六、乌龙茶等级一级怎么样
同一花色的各种商品茶根据茶叶的老嫩程度划分的等级。等级编号由小到大,茶叶品质则由高到低。如炒青和烘青毛茶常分6级12等(每级含2个等,也有分7级14等),一级二等品质比二级三等好。精茶中的眉茶也分级,如特珍一级、二级;珍眉一级、二级。
七、什么样的乌龙茶好
1.单丛乌龙茶茶汤的颜色清亮,口感醇厚,且富有层次感,是乌龙茶中最为优秀的一种品种。
2.而其他的乌龙茶类,比如兼香型、清香型、浓香型等,虽然香气浓郁,但是口感可能略显平淡,品质参差不齐。
3.另外,单丛乌龙茶的营养成分也非常丰富,具有保健功效,是品质和健康兼具的乌龙茶品种。
同时,制作单丛乌龙茶的工艺复杂,需要精挑细选的原料,并且在加工过程中需要非常细致的把握,因此价格较高,一般只建议茶友在重要场合或自己享受时选择。
关于本次乌龙茶的选择标准和乌龙茶怎么挑选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大红袍汤色浅,大红袍汤色是什么颜色
2025-07-21 01:42:06乌龙茶的营养价值和功效(乌龙茶所含物质与功效)
2025-07-14 01:26:48大红袍:乌龙茶精品与健康饮品的多重益处
2025-06-07 12:13:51武夷肉桂的功效,肉桂的功效与作用百度百科
2025-06-03 09:42:30乌龙茶两叶一芽芽叶中熟,制作乌龙茶对鲜叶原料
2025-06-02 21: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