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茶的苦涩怎么解释,岩茶的日光萎凋

岩茶的苦涩怎么解释,岩茶的日光萎凋

作者:竹烟庐茶网 / 发布时间:2025-04-20 18:45:33 / 阅读数量:0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岩茶的日光萎凋的问题,以及和岩茶的苦涩怎么解释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一、武夷岩茶晒青和萎凋有什么区别

1、武夷岩茶晒青和萎凋有明显区别。

2、一方面,武夷岩茶晒青后,茶叶外观颜色会呈现出浅黄色,其中含有茶多酚和色素等物质;而萎凋后,茶叶颜色变为暗绿色,同时叶中的芳香成分和有机酸逐渐释放。

3、另一方面,晒青和萎凋对生茶的质量和口感有很大影响,晒青后的茶叶口感会显得细腻滋润,而且汤色鲜亮,尤其是武夷岩茶晒青后,香气会更加浓郁,口感更加醇厚。

4、除了晒青和萎凋外,武夷岩茶还需要经过揉捻、杀青、烘干等多道工序,而每一步骤的处理方法和手法都会影响茶的口感和品质。

5、选用合适的生茶处理工艺是保证武夷岩茶品质的重要因素。

二、肉桂岩茶基本知识

1、肉桂岩茶是一种产自武夷山的茶类,属于乌龙茶类,具有独特的品种特征和制作工艺。以下是关于肉桂岩茶的基本知识:

2、品种来源:肉桂岩茶的品种来源于武夷山自然生长的肉桂树,是福建省武夷山市岩茶厂选育出来的品种。这种茶树的嫩芽剪成圆形,经过萎凋、做青、杀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后,就制成了肉桂岩茶。

3、香气特征:肉桂岩茶的香气独具特色,具有强烈的肉桂香味,香气高而持久,是武夷山岩茶中的代表之一。

4、制作工艺:肉桂岩茶的制作工艺非常独特,包括采摘、萎凋、做青、杀青、揉捻、烘焙等步骤。其中,采摘时间以中午为佳,萎凋时间较长,做青则需要反复摇青多次,杀青采用高温快炒的方法,最后经过揉捻和烘焙,形成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

5、品质特点:肉桂岩茶的干茶外观呈条状,色泽绿褐油润,茶汤橙黄明亮,花香浓郁,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肥厚软亮,经久耐泡。

6、饮用方法:肉桂岩茶可以单独饮用,也可以加入适量的水进行冲泡,一般每杯3-5克干茶,冲入150-250毫升沸水,浸泡3-4分钟后即可饮用。

7、总之,肉桂岩茶是福建省武夷山市的特产,具有独特的品种特征和制作工艺,是中国传统名茶之一。

三、岩茶过度萎凋的后果

岩茶过度萎凋可能会导致以下后果:

1.口感变差:过度萎凋的岩茶,其茶叶内的水分大量流失,导致茶叶口感变得干燥、苦涩,失去岩茶应有的醇厚和甘甜。

2.营养成分降低:过度萎凋会使茶叶中的营养成分大量减少,降低茶叶的品饮价值。

3.茶叶品质下降:过度萎凋的岩茶,其茶叶色泽、香气、滋味和形状等方面都会受到影响,导致茶叶品质下降。

4.茶叶存储困难:过度萎凋的茶叶,其含水量过低,容易吸湿,导致茶叶存储困难,容易发霉变质。

5.茶叶销售困难:由于品质下降,过度萎凋的岩茶在市场上难以销售,影响茶农的收入。

为了避免过度萎凋,岩茶的萎凋过程应控制在适当的程度,以保持茶叶的品质和口感。同时,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岩茶产业的监管,建立完善的岩茶种植、加工、销售全过程监管体系,确保茶叶品质。

四、岩茶制作有放糖吗

不放糖。岩茶制作过程一般不加糖。武夷岩茶制作第四流程武夷岩茶杀青生产工艺萎凋加工工艺,杀青是完毕做青工艺流程的标示,是固定不动毛茶质量和做青品质的关键要素,关键采用高温毁坏茶青中的胰蛋白酶特异性,避免做青叶的再次空气氧化和发醇,另外使做青叶丧失鄣分水份呈热软态,为后道揉捻程序流程出示基本标准。

五、岩茶做青的发酵温度

1、做青也称摇青,是武夷岩茶制作过程中技术含量最高的环节。做青茶师的技术,往往决定茶叶品质的优劣。做青环节是乌龙茶形成绿叶红镶边特质和决定茶叶品质风格的关键工艺。

2、做青就是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下,将萎凋好的茶青放入摇青筒,通过反复多次的摇青、静置交替进行来完成。整个摇青过程需要摇青5-10次,历时6-12小时。在这一过程中,茶青叶片持续走水,并在摇青时不断受到碰撞和互相挤压摩擦,使叶片边缘逐渐受损,破损处经发酵氧化后产生绿底红镶边。摇青程度一般先轻后重,静置时间采取先短后长的方法。一般以摇出青臭味为基础,直到散发出自然的花果香型。

3、通常做青环境温度为20-30度之间,以24-26度最适宜。

4、相对湿度在50%-90%,以70%-80%最适宜。

5、在静置发酵过程中,茶青内各种酚类物质逐渐进行氧化和转变,形成具有芳香气味的酊类物质,同时散发出自然的花果香型。

6、气味主要变现为:青气-清香-花香-果香。

六、岩茶怎么焙火

1、木炭焙火法。利用燃烧木炭发热方式而产生的热度,长时间烘焙。其操作过程包括炭焙起火、燃烧、覆灰、温度控制等几个步骤,将茶叶装满八成,烘温为60到120度,全程为2到10小时不等,视需要而定,最长的需十几个小时。前1小时左右不加盖,而后可采用半加盖和全加盖等方式烘焙。并根据采用的烘焙温度而间隔不同的时间翻动焙笼内的茶叶,增加茶叶的受热面积,达到平均受热,切记防止温度过高而破坏茶叶表皮。

2、焙茶机烘焙。利用电热丝加热靠热风传导进行烘焙,基本上其传热方式完全属于传导加热。将茶叶平均放置于机器内各层的架子里,利用定时、定温的方式来焙茶。大型焙茶机内分15层,每层可放置茶叶2公斤,温度调节分为高中档70到80度;中低档茶95到105度。焙茶时间4到6小时。

七、肉桂茶是怎么制成的

1、武夷肉桂每年四月中旬茶芽萌发,五月上旬开采岩茶,在一般情况下,每年只采一季,以春茶为主。须选择晴天采茶,俟新梢伸育成驻芽顶叶中开面时,采摘二三叶,俗称“开面采”。不同地形、不同级别的新叶,应分别付制,采取不同的技术和措施。

2、采摘:驻芽中开面3~4叶采摘。根据肉桂品种营养生长较强、驻芽新梢形成较慢的特性。在大生产中,为了及时采摘,前期少量采小开面,中期大量采中开面,后期少量采大开面。采摘时间一般在上午10时至下午3时,以晴天午后3时采摘当天完成晒青,制茶质量最好。

岩茶的苦涩怎么解释,岩茶的日光萎凋

3、现今制作,仍沿用传统的手工做法,鲜叶经萎凋、做青、杀青、揉捻、烘焙等十几道工序。鲜叶萎凋适度,是形成香气滋味的基础,做青系岩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做青时须掌握重萎轻摇,轻萎重摇,多摇少做,先轻后重,先少后多,先短后长、看青做青等十分严格的技术程序。近年来做青多以滚洞式综合做青机进行。

4、晒青以均匀薄摊为原则。具体时间及程度“看青晒青”而定,以叶面光泽消失,叶质柔软,顶二叶下垂(或一叶下垂),青气消失,减重8%~12%为度。随即移入青间摊凉0。5~1小时,目的是散发热气和使叶肉、叶脉间水分分布均衡。

5、决定肉桂品质的关键性工序。做青间的环境温度22℃~25℃,相对湿度约70%,保持新鲜空气。做青既按“看青做青”和“看天做青”的武夷传统方法,又按肉桂茶青叶的特点,多次摇青(5~8次)。每次摇青次数由少到多,依次递增;摊叶厚度,依次拼筛加厚,使香气缓慢而充分地发展。凉青时间(即每二次摇青之间的相隔时间)先短后长。具体时间及程度依靠手、鼻、眼感官综合观察,标准为青叶手握如绵的弹性感;鼻闻青气消失,由清香转花果香;眼看红边程度三红七绿。整个过程约需8~12小时。

6、做青结束即投入杀青,要求最后一次摇青后40分钟内进行杀青,不宜堆放过久,以免堆叶发热引起发酵过度。锅底温度以250℃为适度。杀青程度掌握以香气显露、折梗不断为准。此时乘热揉捻至叶片成条。

7、分毛火、拣梗、足火三个步骤。毛火温度约130℃,时间12~15分钟。毛火后拣梗。足火温度约90℃,烘焙至茶叶含水量约6%~7%,即成毛茶。

8、足火后的毛茶是否需要复火,依不同销区消费习惯而定。如广东潮汕和山东北京部分地区,要求成品茶火功较足,毛茶须进行一道或二道复火(俗称炖火),第一次炖火80℃~90℃,6小时;特殊要求情况下,于第一次炖火后半个月进行第二次炖火,火温70℃~80℃,7~8小时,烘至茶叶含水量约5%。炖火后的成品茶具有焦糖香和耐冲泡的特点,但足火所产生的香味型物质,经炖火后丧失殆尽!

OK,关于岩茶的日光萎凋和岩茶的苦涩怎么解释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阅读

其实大红袍汤色浅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大红袍汤色是什么颜色,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大红袍汤色浅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一、大红袍泡出来的茶汤是什么颜色1、大红袍茶泡后汤…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乌龙茶所含物质与功效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乌龙茶所含物质与功效的知识,包括乌龙茶的营养价值和功效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一、喝乌龙茶有什么效果乌龙茶是半发酵茶及…
一、大红袍:乌龙茶中的精品与健康饮品大红袍,作为乌龙茶中的翘楚,其独特的保健功效备受瞩目。虽然大红袍本身并无副作用,适合身体健康的人群长期饮用,但饮用时应遵循科学的方法,不宜过量或过浓。持续性地适量饮用大红袍,其丰富的内含物质才能充分发挥保…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武夷肉桂的功效,以及肉桂的功效与作用百度百科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一、莲花峰肉桂是什么档次1、【莲花峰肉桂】柔滑之余带有仙灵之气。花果香入水,醇滑甜润,口感清澈,甘之若饴,岩韵花香俱佳,…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制作乌龙茶对鲜叶原料,乌龙茶两叶一芽芽叶中熟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乌龙茶鲜叶的采摘标准是什么乌龙茶鲜叶的采摘要求有一定的成熟度,通常是在新梢顶芽开展形成对夹叶(俗称开面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