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叶种类繁多,涵盖全球。有名的茶馆那么多,没有别的了。茶馆的丰富内涵是世界之最。本文简述了民国时期茶馆的名称和南京茶馆的概况。
茶馆作为大众文化和大众文化的载体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承作用极其重要。民国时期既有卖粗茶的野茶馆,也有卖一些小吃饮料的茶坊(北京人叫肉茶馆)。既有说评书、鼓词的书茶馆,也有供茶客品茶、玩游戏的棋茶馆。既有商人聚财的茶馆,也有雇来的工匠,还有高级流氓聚在一起讨论的茶馆。真的是五花八门,什么都有。茶的顾客也是五花八门,从专横的达官贵人到流氓。茶馆里发生的各种故事更是千奇百怪。
茶馆出现后,无论其店面大小,招牌都是必不可少的。开茶馆经营茶馆,自然想发财。没有一个掌柜不想在三江生意兴隆。因此,一般来说,茶馆的名字不会缺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语。有人曾总结出八大中国店:国泰富永昌,兴隆群,谢毅张裕全美瑞,和合元亨金顺良。这56个字,惠城聚润发久,千德盛达宏远强,恒益万宝富通,春春生茂亲安康,并没有把所有的吉祥字都包含在店名里,但是店家可以拿出一两个字甚至三个字组成店名。比如:玉壶春茶楼、兴隆轩茶楼、天福居茶楼、一顺茶楼等等。
但也有不少有一定文化教育素养的店主,执着于高雅,往往为了赚钱而抛开传统文化中的俗字,选择高雅的字、词作为店名。比如未来的雨轩茶楼、雅苑茶楼、宋风馆、青莲馆、天香馆、万载甄嬛,可谓琳琅满目。
至于一些知识分子开的茶馆,他们的店名招牌自然是独一无二的。上海九江路小花园附近有一家茶馆,是民国书画家郁达夫开的。它被命名为文明雅集,墙上挂着著名的字画。环境以俗尘装饰,茶具干净雅致。所以这里的茶客都是温柔的人。
抗战时期,历史学家卫聚贤在重庆一所大学任教,并创办了《说文》出版社。1943年冬,他还开了一家茶馆,叫聚贤楼。大多数茶客都是大学教授和文化名人,如郭沫若,他是常客。但就聚贤楼而言,不可能一眼就知道是茶馆。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