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茶叶生产中杀青技术的重大变革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茶叶杀青视频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一、什么是杀青,杀青不当对茶叶有什么影响
猴魁杀青的目的有四个方面:1、破坏酶的活性,制止多酚类氧化,防止红梗红叶,我们俗称“红杆”;2、使鲜叶失水,叶质变软,便于捏制;3、加速鲜叶中某些化学成分水解和热破解,为猴魁香味奠定基础;4、促使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去掉青草气,使高沸点的芳香物质显露,增加茶叶的香气。
猴魁采用的是锅式杀青,这是整个传统制茶工艺中至关重要的一道,必须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傅炒制。
杀青锅为平口深底铁锅:口面直径55厘米左右,俗称六耳铁锅。事先要将锅磨光洗净,使锅内光滑发亮。以特定木材为燃料,锅温120℃左右,即手离锅底16厘米时,感觉烫手,下叶后有“劈啪劈吧”的响声。每锅投叶量2两左右,先低低翻炒,每分钟约30次,叶温烫手冒热气时,翻炒高度增加,以散发热湿气,但手扬茶叶的高度不得超出锅面。翻炒动作要“带得清,捞得净,抖得开”,茶叶不能在锅内打滚,使叶片不散不翘,历时3分钟左右。炒至锅内听不到响声,叶质柔软,梗折不断,青气消失,茶香透露,叶色暗绿,叶面略有白泡而不粘手为杀青适度。
炒几锅后,要清除锅上的茶汁,保持锅内洁净光滑。猴魁杀青不能用油脂擦锅,以免影响品质。
每一个杀青老师傅的手艺都是经验积累,才能炒出一锅合格的杀青叶。那么如果手法不对、经验不足,会出现哪些问题呢,下面说说几种常见的。
第一种,整根成茶呈现暗红色,我们称为“红杆”,因锅内温度不够或者鲜叶受热不均导致,青气未除,香气未出,入口苦涩。需挑出舍弃。
第二种,冲泡后叶底能看到过多黑色斑点,俗称“焦边”。主要是杀青手法上没有做到“带得清,捞得净,抖得开”,鲜嫩的鲜叶边缘被铁锅上的高温烫焦。需要说的是,为了让鲜叶的芳香物质更好的释放,让高山茶的粗梗炒软,难以避免的会出现少量的焦边。这种少量的焦边,而不是单纯减少杀青强度以达到猴魁好看的外观寻求高价,来得更可贵。
第三种,喝起来有青气,香气不足。这种是杀青时间和火候未掌握好。不过,也不乏故意为之。因为减少杀青时间,可以让茶叶外观看起来更加青绿,并且没有焦边现象,寻求高价不在话下。
杀青叶起锅后,交给围绕制茶盘四方而坐的茶工,进行下一步的捏制工序……
二、茶产业绿色发展的机械化技术探讨
1、茶产业是中国的传统产业之一,也是全球重要的农产品之一。为了实现茶产业的绿色发展,推动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需要对茶叶生产过程中的机械化技术进行探讨。
2、茶叶采摘是茶叶生产中的重要环节,采摘机械化技术可以提高采摘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目前,采摘机械化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主要包括震枝式采摘机、振动式采摘机等。这些机械化设备能够在短时间内采摘茶叶,减少了人工采摘的时间和成本,同时避免了茶叶损坏和污染。
3、茶叶加工是茶叶生产中的关键环节,包括杀青、揉捻、干燥等步骤。传统的加工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工参与,效率低下,加工质量难以保证。采用机械化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例如,采用连续式揉捻机和微波干燥机等设备,可以使加工时间大幅缩短,同时保持茶叶的品质和口感。
4、茶园管理是茶叶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包括施肥、除草、喷雾等工作。传统的茶园管理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工参与,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劳动强度大,对工人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采用机械化技术可以提高茶园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减少了人工成本和劳动强度。例如,采用草坪切割机和喷雾机等设备可以提高施肥和除草的效率,同时避免了化学药品对工人的危害。
5、总之,茶叶产业绿色发展需要依托机械化技术的支持,以提高茶叶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减少生产成本,降低劳动强度,实现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
三、绿茶加工“杀青”的技术要点是什么
1、杀青的技术要点:①“高温杀青,先高后低”。杀青初期为了迅速、及时地钝化酶的活性,要求叶温在1~2分钟内迅速上升到85℃以上,最长时间不得超过3~4分钟,否则就可能出现红梗、红叶。待完全破坏酶的活性后,叶温要下降,尤其是当杀青叶的含水量减少到60%左右时,叶温太高,会产生焦边。
2、②“嫩叶老杀,老叶嫩杀”。一般来说,嫩叶含水率高,酶活性也高,杀青时温度要高,时间也相对长一些。老叶含水率低,酶活性也低,杀青的温度可相对低一些,时间相对短一些。
3、③正确掌握杀青程度。大宗绿茶加工,一般要求杀青叶的减重率在30%~40%,含水率为60%~62%为杀青适度。名优茶加工,杀青叶含水率以55%~58%为适度。
四、茶叶杀青化学变化
(1)酶的热稳定性很差,当叶温升至80℃以上时,多酚类氧化酶失去活性,被钝化了。
绿茶加工的特点是:在杀青过程中,利用高温使酶热变性,从而使茶多酚得以最大限度保留。
在叶温升至80℃以前以及干燥过程中,受湿热作用,茶多酚会因异构、水解,并在残留多酚氧化酶的作用下,氧化聚合。所以,绿茶加工过程中茶多酚总量是下降的。
<1>儿茶素在干燥过程中,会发生异构化作用。EGC变成GC,EGCG变成ECG,EC变成C,ECG变成CG。
<2>儿茶素在湿热过程中,会发生水解。酯型儿茶素水解成游离型儿茶素。酯型儿茶素苦涩味重,收敛性强;游离型儿茶素爽口,先苦后甘,收敛性弱。酯型儿茶素适量减少,有利于绿茶滋味的醇和爽口。
<3>儿茶素在高温、湿热、有氧的条件下,还可发生氧化聚合反应。如若结合残留多酚氧化酶,氧化聚合更快,生成橙黄色的聚合物。当氨基酸、蛋白质存在时,这些氧化聚合物可随机聚合形成有色物质,是形成绿茶叶底黄绿的成分,使叶底呈现黄绿色,从而改善品质。
贮青中的鲜叶,仍然是有生命的,它仍然在呼吸。其呼吸作用使得部分蛋白质水解,游离氨基酸增加,提高了茶叶滋味的鲜爽度。
杀青期间,受湿热的影响,氨基酸参与多种化学反应,含量下降明显。揉捻过程变化不大,但在干燥过程又有所上升。所以,从鲜叶到成品绿茶,氨基酸总量有所增加。
从鲜叶到成品的绿茶,咖啡碱的含量总体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干燥时,咖啡碱受热,有少部分会升华,所以略有损失。
贮青中的鲜叶,部分多糖会水解,水解成可溶性糖类,有利于茶汤滋味。淀粉、果胶物质水解成单糖、双糖和水溶性果胶。杀青时间和干燥时间的不同,可溶性糖的变化不一样。在正常范围内,时间越长,含量越高。杀青和干燥阶段,可溶性糖的总量有所增加。值得一提的是,在绿茶的初制过程中,可溶性果胶含量有所增加,制法不同,其含量也不同,鲜叶制成烘青,可溶性果胶含量增加24.4%左右,炒青增加约31.2%。所以,烘青绿茶的茶汤通常没有炒青绿茶的茶汤浓稠,原因就在此。
绿茶制造过程中,各物质的变化决定茶叶品质的形成。鲜叶经过贮青,也就是鲜叶采摘下来,杀青前,放在竹席上,适度摊放,会有部分蛋白质水解,从而增加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淀粉、果胶物质水解成可溶性糖(单糖和双糖)和水溶性果胶,茶多酚中的酯型儿茶素适量水解转变成非酯型儿茶素,使苦涩味降低。叶绿素部分水解,使绿茶叶底呈现出嫩绿色。杀青初期,随着温度的上升,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仍在逐渐增强,在湿热环境下,氨基酸含量会短暂增加。当叶温达80℃以上时,酶失去活性。杀青阶段,低沸点的青草气物质挥发,新的的芳香类物质形成。
在干燥阶段,具有青草气的低沸点挥发性物质继续挥发,高沸点的芳香物质多数得以保留。制作炒青绿茶时,还会产生20多种含氮的杂环类芳香物质,形成炒青特有的锅炒香型。干燥后期,某些氨基酸和糖缩合形成糖胺缩合物,发生糖类的焦糖化作用,有利于焦糖香的形成。
五、新茶叶如何杀青
这是传统茶叶杀青方法中最简单的一种,也是有着最久远的历史的一种方法,将新鲜摘下来的茶叶放到铁锅里面,一边加热,一边用双手来翻炒茶叶、挤压茶叶。这种方式做出来的茶叶香味较高、外观漂亮,不过,这种方式效率太低。
茶叶杀青方法有几种传统茶叶杀青方法介绍
将新鲜的茶叶放入到铁锅里面,铁锅有配备专门的炒手,用炒手快速翻炒鲜叶,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茶叶进行挤压。其优点就是制作出来的干茶香气高、滋味醇厚,不过,这种方法不能连续加工,且锅子容易变形,有的茶叶并没有受到挤压和翻炒。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在一杯茶里消磨整个黄昏,享受慢时光
2025-08-03 03:00:52泡茶洗茶小方法,让你的茶更有味道
2025-07-21 02:25:49打造私家茶园的方法(愿得一庭院为君沏壶好茶)
2025-07-10 03:23:05泡茶方法大介绍你知道吗?平时泡茶也有讲究
2025-07-10 03:16:12煮茶配什么煮茶配料「冬季煮茶配方大全」
2025-07-17 02:2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