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丁晴茶,以其独特的采摘标准、精细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口感,成为了绿茶中的佼佼者。本文将详细介绍天目丁晴茶的深加工技术,从鲜叶采摘到成品制作,一一展现其精妙之处。
鲜叶采摘与处理
天目丁晴茶的采摘时间较晚,采摘标准严格。根据采摘时间、标准和烘焙方法的不同,茶叶颜色可分为五个等级:顶古、于谦、梅剑、白梅和小春。丁和于谦属于春茶,被称为“丁晴”,其茶芽最嫩细长,翠绿可口。采摘时,要求选择阳光充足的日子,让叶露晾干。采摘时,用手指抠,不要用指甲捏,避免带鱼叶子。鲜叶的标准是:一叶盖一芽,一芽一叶出芽;一芽一叶,一芽两叶。采摘下来的鲜叶需薄薄地铺在干净的竹匾上,在阴凉处放置5 ~ 6小时,使鲜叶内容物变化缓慢,有利于色、香、味、形的改善。
杀青与揉捻
接下来是杀青与揉捻环节。在平锅或电锅中高温杀青,锅温控制在160左右,每锅抛叶量250g。双手或右手在锅内晃动,去除部分热水汽。然后右手抓叶子,四指翻绿叶,使叶温迅速升至70 ~ 80,以破坏酶的活性,避免茎叶变红。待叶软、绿、香时,即可出锅,将灭酶叶摇匀,撒在竹匾中晾凉。
揉捻时,在粗麻布上轻轻揉搓粗茶,防止茶汁溢出。揉捻过程中,需注意掌握轻、重、轻的手法,使茶叶保持绿色。然后在锅里炒叶子,每锅叶子量200g左右,用双手或右手在锅里炒透。逐渐把锅的温度从110降到90,炒到失重20%左右,出锅,把竹板里的硬块抖出来,晾凉,使茶条里的水分调整均匀。
烘干
烘干环节。选用竹平顶烤笼,选用不带生柴的绿炭,烧红后盖一层薄灰控制火温。笼顶盖一块干净的白布,每次烤量为300g绿叶,笼顶温度控制在70左右。在烘干过程中,需经常用双手把衬托好的茶叶的布角折起来,让茶叶翻得均匀,摊平后再烘烤,直到完全干透。
通过以上环节,天目丁晴茶的制作工艺得到了充分体现。每一道工序都经过精心操作,力求保持茶叶的色、香、味、形。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使得天目丁晴茶成为了绿茶中的佳品。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为什么单丛只能手工采摘呢_单丛的制作工艺流程
2025-07-26 02:18:29中茶品牌历史与发展:揭秘9061等知名茶品的背后故事
2025-07-15 02:08:52揭秘高山云雾茶:风味特点、市场排行与价格成因
2025-06-16 00:13:39揭秘白茶文化:传承与创新
2025-05-14 09:05:42白茶与姜的相容性揭秘:泡茶误区与健康益处
2025-06-21 03:2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