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有幸与大家探讨一个充满历史韵味的主题——古代茶叶的种类及其雅称。茶叶,作为我国传统的饮品,自古以来便享有“茶香四溢,韵味悠长”的美誉。我们将一同穿越时空,领略古代茶叶的独特魅力。
一、茶在古代的雅称:千姿百态,韵味无穷
茶在古代拥有众多雅称,如茗、槚、荈、元茶、仙芽、云华、嘉草、甘露、不夜侯、涤烦子、余甘氏、苦口师等。东汉时期,茗成为茶的雅称;晋代,茶被誉为不夜侯;唐代,人们认为茶能消除烦恼,故称其为涤烦子;宋代,则将余甘氏作为茶的雅称。
二、茶叶各个阶段的叫法:从“荼”到“茗”,见证历史变迁
1. 荼(tú):陆羽在《茶经》中记载,茶的名称有多种,茶”为正名,而“荼”字在中唐之前一般写作“荼”字。
2. 茗(míng):唐代后,茗常用于指代茶。唐代诗人苏轼有诗云:“从来佳茗似佳人。”唐代诗人皎然也在《陪卢判官水堂夜宴》中写道:“爱君高野意,烹茗钓沦涟。”
3. 清友:宋代苏易简在《文房四谱》中提到“叶嘉,字清友,号玉川先生。清友,谓茶也”等句,唐代姚合品茶诗中也有“竹里延清友,迎风坐夕阳”的描述。
4. 不夜侯:茶的雅号,因茶可提神,饮后夜不能睡,故有此称。
5. 清风使:据《清异录》记载,五代十国时,有人称茶为清风使,卢仝的茶歌中也有“饮到七碗茶后,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之句。
三、古代茶叶存放时间:历经岁月,品质依旧
古代茶叶的存放时间因品种、制作工艺、存储条件等因素而异。经过适当保存,茶叶能够保持数年至数十年的品质,甚至有些珍贵的茶叶可以保存上百年。古代人们常用竹筒、陶罐等容器储存茶叶,以避免叶片接触空气和湿气导致品质变差。普洱茶等一些茶叶还需进行复杂的加工和保存,如陈化过程。
四、建瓯茶叶:千年传承,品质卓越
1. 北苑御茶(北苑贡茶):宋代贡茶,主产区在古代建安县吉苑里,即今建瓯市东峰镇境内。建瓯市东峰镇产茶历史悠久,是闽北乌龙茶的主产区,所产的矮脚乌龙茶品质优异。
2. 水仙茶:闽北水仙属乌龙茶类,始产于百余年前闽北建阳县水吉乡大湖村一带,现主产区为建瓯、建阳两地。水仙茶香气浓郁芬芳,滋味醇厚,汤色红艳明亮,叶底柔软红边明显。
五、古代对茶的雅称:不夜侯、清风使,茶香四溢
1. 不夜侯:出自《博物志》,意为喝了茶水之后,让人消除睡意,故封其为“不夜侯”。
2. 清风使:据《清异录》记载,五代胡峤在《饮茶诗》中提到:“沾牙旧姓余甘氏,破睡当封不夜侯。”
六、古代十大名香:茶香与花香,相得益彰
1. 桂花:香气袭人,花期香气浓郁。
2. 梅花:香味别具神韵,清逸幽雅。
3. 兰花:花色淡雅,香气清而不浊。
4. 水仙:独具天然丽质,芬芳清新。
5. 金粟兰:花型小,黄色如粟米,清香似兰。
6. 蜡梅:香气浓郁,花期12月至次年3月。
7. 米兰花:花期5月至次年3月,香气袭人。
8. 玫瑰:芳香诱人,象征着美丽和爱情。
9. 荷花:香气清新怡人,花期6月至9月。
10. 栀子花:花可做茶之香料,果实可消炎祛热。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领略了古代茶叶的种类、雅称及其存放时间,了解了建瓯茶叶的历史与品质。茶香与花香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我国茶文化的独特魅力。希望这篇文章能为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收获。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千年瑰宝,安溪茶叶:品味中国茶文化的魅力
2025-07-26 03:17:21一亩茶园利润解析:茶叶种植的经济效益分析
2025-07-16 03:14:53想卖花茶去哪里进货「茶叶进货渠道一览表」
2025-07-13 01:55:49探寻河南茶叶魅力:品种、历史与文化传承
2025-07-09 01:43:34提高茶叶品质的关键技术-68月茶叶生产要点
2025-07-08 00:4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