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首《前门情思大碗茶》,让大碗茶这一名称广为人知。它,源于一个简陋的白布棚子、一张长条桌子和几个粗瓷大碗,坐落在城门楼子与关帝庙的门前,风霜雨露中静静等待着每一位过往的行人。这里,曾是老北京城中最简朴的茶馆,人们称之为“野茶馆”,赶车的、做小买卖的、进城农民等,都曾在这里歇脚。虽然这里的茶只是大叶茶或高末,价格低廉,却因为解渴、滋润身心而备受喜爱。
大碗茶的质朴
那些挑着担子沿街叫卖的大碗茶,多半是老人或半大的孩子。他们手中的担子一头是一个短嘴、大肚的绿釉大茶壶,另一头是荆条篮子,篮子里装着几只老粗碗。为了保持平衡,担子的一端还会压上一块大砖头。当有客人需要喝茶时,他们会恭恭敬敬地摆下小板凳,捧上一碗酸枣叶子泡的茶。这种风情画般的景象,充满了对过去穷苦民生的怀念,传递出对质朴生活的珍惜。
茶,从贵族到平民
茶叶诞生以来,曾经一度成为贵族们把玩的珍品。斗茶、茶宴,更是借茶滋长了奢靡的风气。但在普通百姓眼里,茶,只是开门七件事里的一件,平常、平等而朴素。它省却了繁文缛节,抛开了势利分别,喝的就是这个茶的本味,这份平易、透脱和自在。在大道两旁、车船码头、半路凉亭,直至车间工地、田间地头,一碗茶泡上一整天,日子也过得坦然自尊。
功夫茶的艺术
岭南人喝茶的方式却与此不同。他们最出名的喝法是功夫茶。功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广东的潮州府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最为盛行。在潮汕本地,家家户户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即使侨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也仍然沿袭着品功夫茶这个风俗。功夫茶有着它自己的意思,与普通的大碗茶相比,它更为讲究。
泡茶的讲究
功夫茶的泡法一般由主客四人共同参与。首先要点火煮水,水开后要拿水来暖杯,第一泡水要倒掉,为的是把茶叶唤醒、温润,而不喝茶的风尘。第二泡水泡茶后,要用滚烫的水来淋浇茶壶,目的是内外相激,气韵彻里彻外。待到茶壶上的水一干,就可以斟茶了。斟茶时,四个茶杯围在一处,以冲罐巡回穿梭于四杯之间,直至每杯均达七分满。这时罐中之茶水亦应刚好斟完,剩下的余津还需一点一抬头地依次点入四杯之中。潮汕人称此过程为“关公巡城”和“韩信点兵”。这时四个杯中的茶量、茶色都均匀相同,示为公平公道。主人将斟好的茶,双手依长幼次序奉于客前,先敬首席,然后左右来宾,自己最末。
茶道的平等
功夫茶是一种茶艺,泡的茶多为铁观音、岩茶。其泡法和大碗茶的直心肠相比,的确是非常讲究了。它的手法繁复而有次第,但与大碗茶相类的是,它也来自民间,所要表达的也还是平等和尊重的精神。
茶,无分南北
如果到岭南,会发现这么繁复的技艺,在鼓浪屿的渔民家中,也就是寻常喝法。功夫泡里的公道杯,要我们把一样的茶味均分给众人;巡城和点兵,是要更细致地检验自己是否偏颇,是否心里还在亲疏远近地掂量。方法途径不一样,喝到口中的茶却是一样的香,那茶叶里含藏的茶道是一样的平凡。
茶道的真谛
这让我想起那不识字的惠能,站到了禅宗五祖弘忍的面前,说要学得做佛之法。弘忍试探他,说道:你是个南蛮子,怎么做得了佛?惠能答道,人有南北之分,佛性本无南北。又有人问惠能,念佛求生西方,到底能不能去啊?惠能一语惊雷: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人有迷悟两种,法无东西二般。 茶香,茶味,茶道,不也是这样吗?
高下之分只是途径,在没有品到真正的茶味之前,分别分辨就是舟楫;在突然觉悟到茶道的深义时,功夫泡和大碗茶,又有什么不同?老北京和岭南人,又有什么差别?讲究和将就,全都是名义相,是喝茶的万千脸孔,而那真正的一颗茶心,却是从容、坦荡和酣畅淋漓的啊。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功夫茶制作方法与泡茶步骤详解
2025-05-03 11:52:14潮州功夫茶文化探秘:习俗、种植、名茶与潮汕文化解析
2025-04-19 12:54:37揭秘清代功夫茶:适合的茶叶种类与冲泡技艺
2025-08-05 02:32:50功夫茶具详解:种类、特点、选购与推荐
2025-04-24 12:07:26功夫茶图片唯美_有书有茶有风景的图片
2025-06-09 08: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