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泡好茶,还需要掌握好茶的量。关键是要掌握好茶水的比例。茶叶水多了,味道就浓,水少了,味道就淡。茶的用量因人而异,因地而异。饮茶者是饮茶者或劳动者。可以适当增加茶叶量,泡一杯香浓的茶汤;如果你是脑力劳动者或者初学不嗜茶,可以少放点茶,泡一杯香醇的茶汤。家庭泡茶通常是凭经验。一般来说,每克茶叶可以用50到60毫升的水浸泡,开水更好,但不同种类的茶叶用量不同。
如果用乌龙茶,茶的用量是普通红绿茶的一倍以上,但冲泡的水量却减少了一半。茶叶冲泡时间的长短,与茶叶所含有效成分的利用也有很大关系。一般红绿茶冲泡三到四分钟后饮用,口感最佳。时间短的话,缺少茶汤的刺激味道。时间长了,鲜爽感减弱,苦味增加;只有将茶叶中的维生素、氨基酸、咖啡因等有效物质用开水提取出来,茶汤才能感觉到清新、爽口、醇香。嫩茶叶的冲泡时间比粗老茶叶短,反之亦然。松散和粉碎的茶叶比压制的茶叶冲泡时间短,反之亦然。对于讲究香气的茶叶,如乌龙茶、花茶等,冲泡时间不宜过长;而白茶加工不揉捻,细胞不被破坏,茶汁不易浸出,所以冲泡时间相对延长。
通常茶叶冲泡一次,可溶物能提取55%左右,第二次是30%,第三次是10%,第四次只有1%到3%。茶叶中约80%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C、氨基酸、茶多酚、咖啡因等。在第一次酿造中被浸出,第二次酿造95%,第三次酿造所剩无几。
香气也是第一泡鲜醇,第二泡浓而不鲜,第三泡淡,第四泡少,第五泡和第六泡类似白开水。所以泡茶最好两三次,乌龙茶五次,白茶只泡两次。
其实任何品种的茶都不宜泡太久,也不宜冲泡太多次。最好马上泡着喝,否则有益成分会被氧化,不仅降低营养价值,还会把有害物质泡出来。茶不宜太浓。浓茶对胃气有害。
泡茶的时间和次数差别很大,与茶的种类、泡茶的温度、用茶的量、喝茶的习惯都有关系,不能一概而论。比如用茶杯泡普通的红绿茶,每杯放3克左右的干茶,用200毫升左右的开水冲泡,盖上盖子4到5分钟,就可以喝了。这种浸泡方式的缺点是:水温过高,容易煮出茶叶(主要是绿茶);如果水温低,很难泡出茶香;而且因为水量大,一时半会儿也喝不了。泡太久,茶汤变凉,色、香、味都受影响。改进后的冲泡方法是:将茶叶放入杯中后,倒入少量开水,加盖约3分钟,再加入开水至七八成满。可以趁热喝。当杯内剩下三分之一左右的茶汤时,加入开水,这样杯前后的茶汤浓度可以均匀。据测定,茶叶第一次浸泡时,其可溶性物质可浸出50%至55%。第二次浸泡可浸出30%左右,第三次浸泡可浸出10%左右。第四次泡完,剩的不多了。因此,通常以冲泡三次为宜。比如喝颗粒细、充分揉捻的红碎茶、绿碎茶,用开水冲泡3至5分钟,其有效成分大部分会浸出,那么就可以一次性快速饮用。速溶茶也是冲泡一次。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