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茶道与品水文学如同两朵奇花异卉,共同绽放出独特的文化魅力。虽然择水的重要性在古人眼中被过分强调,但这一现象亦从一个侧面映射出我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茶,灵魂之饮,水,生命之源
茶与水,一饮一水,相辅相成。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以其无私谦虚的品质,滋养着万物。庄子《天道》亦言:“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进取法焉。”水之公正客观,令人敬佩。唐末刘贞亮提出茶有十德,日本明惠上人也提出茶有十德,孔子则认为水具有德、义、勇、法、正、察、善、志等多种美好品行。正如《荀子·宥坐》中所言:“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
茶,植物学家眼中的常绿灌木
在植物学家眼中,茶是一种原产于我国西南部的常绿灌木、乔木、半乔木。其两性花、球形塑果,嫩叶可作药用、食用、饮用,含有100多种成分,如咖啡碱、茶碱、可可碱、氨基酸、鞣酸、儿茶素、挥发油等。属山茶科的山茶属,山茶属约250种,划为20组,其中茶组可饮用。这只是茶的基本属性,并无什么道、德可言。
水,西方人眼中的H2O
在西方人眼中,水是H2O,无色、无味、无嗅、液态。仅此而已!水是生命之源,但决非道德之本、修养之本、精神之本。在中国文化中,水被赋予了性灵,成为了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好茶需好水,择水重于择茶
明人许次纾在《茶疏》中说:“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明人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说:“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他们认为择水重于择茶,二等茶用上等水可烹出上等茶,而上等茶用二等水就只能烹出二等茶。
茶与水,相辅相成
古人讲究精茶、真水。明人张源在《茶录》中说:“茶者,水之神;水者,茶之体。非真水莫显其神,非精茶易窥其体。”这就讲透了茶与水的关系。茶是水之灵魂,无茶便无茶事;水是茶的载体,没水烹不成茶。
茶道,整体思维与择水
中国人擅长整体思维,将宇宙与人世间的一切复杂现象,归纳为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即金、木、水、火、土。在择茶的同时,也将择水的问题提了出来。早在唐代,陆羽就已将其列为茶有九难之一,在《六羡歌》中说:“不羡黄金。”
茶道与品水文学是中国文化中两朵璀璨的奇葩,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我国独特的茶文化。在品茶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品味茶的美味,更要感悟茶与水的和谐之美,从而领略到茶道的真谛。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茶水煮饭:独特风味与注意事项揭秘
2025-08-13 00:16:54武夷岩茶大红袍口感怎么样(武夷岩茶水金龟功效)
2025-08-12 02:20:47茶道之美:倒茶礼仪的细节与茶文化传承
2025-08-02 02:24:47千年瑰宝,安溪茶叶:品味中国茶文化的魅力
2025-07-26 03:17:21火烧:历史传说、民间小吃与自然景观的交融
2025-07-24 03:3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