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白茶工艺历史,以及白茶哪里的好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一、白茶养青工艺
1、养青工艺是将从茶树采摘来的幼嫩芽叶茶青送到茶叶加工场所(茶厂),对鲜叶茶青准备制作加工前所进行‘养护’的第一道工序。
2、它的实质是通过‘养青’将刚采下的茶青鲜叶附在叶表皮的水份散发,疏通鲜叶表皮气孔,让鲜叶“呼吸作用”能顺畅,保护茶青鲜叶上下表皮、叶肉组织新鲜完整,保证鲜叶“酶”能保持‘活化’功能。通过鲜叶“酶”活化分解合成茶多酚类、茶蛋白类、碱类、茶芳香物质等等有机物小分子成分。从而可以提高成品白茶香气,茶汤水浓稠度和鲜爽度。
二、白茶茶饼制作工艺流程
老白茶,又名白金茶,即贮存多年的白茶。基本工艺包括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复火等工序。其制法既不破坏酶的活性,又不促进氧化作用,且保持毫香显现,汤味鲜爽。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下老白茶的制作工艺流程。
白茶的制作工艺是最自然的,把采下的新鲜茶叶薄薄地摊放在竹席上置于微弱的阳光下,或置于通风透光效果好的室内,让其自然萎凋。晾晒至七八成干时,再用文火慢慢烘干即可。由于制作过程简单,以最少的工序进行加工。
白茶根据气温采摘玉白色一芽一叶初展鲜叶,做到早采、嫩采、勤采、净采。芽叶成朵,大小均匀,留柄要短。轻采轻放。竹篓盛装、竹筐贮运。
采摘鲜叶用竹匾及时摊放,厚度均匀,不可翻动。摊青后,根据气候条件和鲜叶等级,灵活选用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或加温萎凋。当茶叶达七、八成干时,室内自然萎凋和复式萎凋都需进行并筛。
初烘:烘干机温度100-120℃,时间:10分钟;摊凉:15分钟。复烘:温度80-90℃;低温长烘70℃左右。
茶叶干茶含水分控制在5%以内,放入冰库,温度1-5℃。冰库取出的茶叶三小时后打开,进行包装。
老白茶的储存形态可分为散茶和茶饼。二者的主要区别的在于,外形上:一为色泽银白透黄的散白茶,一为压制成茶饼色泽深重带褐色的白茶;内在的区别:老白茶饼经过压制这道工序,存放的过程中会自然发酵,而散装老白茶则不会。
1、产量少,仅中国·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和宁德市福鼎市一带可产。
2、适合大白茶茶树生长的环境优,高山地区。
3、制作工艺沿用古法,不炒不揉,适当摊晾,天然萎凋,适时烘焙,对制茶技术要求很高。
老白茶在多年的存放过程中,茶叶内部成分缓慢地发生着变化,香气成分逐渐挥发、汤色逐渐变红、滋味变得醇和,茶性也逐渐由凉转温。其茶寒凉,功同犀角,且存放时间越长,滋味也越醇和,其药用价值和品饮价值也更高。
三、白茶和花茶是不是一种树上的茶,只是加工工艺不一样
白茶和花茶不是同概念的茶,加工艺更不一样。白茶指一种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花茶是中国特有的一类再加工茶。其是利用茶善于吸收异味的特点,将有香味的鲜花和新茶一起闷,茶将香味吸收后再把干花筛除,制成的花茶香味浓郁,茶汤色深。【白茶】属微发酵茶,是中国茶农创制的传统名茶。中国六大茶类之一。指一种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质特点。属轻微发酵茶,是中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主要产区在福建福鼎、政和、松溪、建阳、云南景谷等地。【基本工艺】包括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复火等工序。云南白茶工艺主要晒青,晒青茶的优势在于口感保持茶叶原有的清香味。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花茶】即将植物的花或叶或其果实泡制而成的茶,是中国特有的一类再加工茶。【花茶工艺】利用茶善于吸收异味的特点,将有香味的鲜花和新茶一起闷,茶将香味吸收后再把干花筛除,制成的花茶香味浓郁,茶汤色深。花茶又可细分为花草茶和花果茶。饮用叶或花的称之为花草茶,如荷叶、甜菊叶。饮用其果实的称之为花果茶,如:无花果、柠檬、山楂、罗汉果、有花果。其气味芬香并具有养生疗效。外形条索紧结匀整,色泽黄绿尚润;内质香气鲜灵浓郁,具有明显的鲜花香气,汤色浅黄明亮,叶底细嫩匀亮。花茶主要以绿茶、红茶或者乌龙茶作为茶坯、配以能够吐香的鲜花作为原料,采用窨制工艺制作而成的茶叶。根据其所用的香花品种不同,分为茉莉花茶、玉兰花茶、桂花花茶、珠兰花茶等,其中以茉莉花茶产量最大。
四、白茶制作工艺流程
白茶为福建特产,主要产区在福鼎、政和、松溪、建阳等地。基本工艺包括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复火等工序,其中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
白茶根据气温采摘玉白色一芽一叶初展鲜叶,做到早采、嫩采、勤采、净采。芽叶成朵,大小均匀,留柄要短。轻采轻放。竹篓盛装、竹筐贮运。
采摘鲜叶用竹匾及时摊放,厚度均匀,不可翻动。摊青后,根据气候条件和鲜叶等级,灵活选用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或加温萎凋。当茶叶达七、八成干时,室内自然萎凋和复式萎凋都需进行并筛。
初烘:烘干机温度100-120℃,时间:10分钟;摊凉:15分钟。复烘:温度80-90℃;低温长烘70℃左右。
茶叶干茶含水分控制在5%以内,放入冰库,温度1-5℃。冰库取出的茶叶三小时后打开,进行包装。
白茶制法的特点是既不破坏酶的活性,又不促进氧化作用,且保持毫香显现,汤味鲜爽。
五、白茶做的红茶叫什么
1、乌龙茶是一种半发酵茶,因其制作工艺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被称为“青红之间”的红叶茶。而白茶与乌龙茶在制作工艺上有相同之处,尤其是两者都采用了轻轻捻折的萎凋方法,这使得白茶叶子在经过发酵之后变得果香浓郁,故白茶也具备一定的属于制作乌龙茶的时间能力。
2、白茶叶子经过摊晾、杀青、揉捻、烘干等工艺,制成的程度白茶具有清香幽雅的茶树特点,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区分鲜花香和果香。而在制作乌龙茶时,茶叶需要经过摊晾、杀青、揉捻、发酵、烘焙等一系列的因为工艺流程,茶叶的轻微鲜花香和果香也被进一步提升。
3、在乌龙茶的得名制作工艺中,发酵过程是经过控制的黑茶,部分茶叶的就是表面会被刮伤,刺激其内部的好茶酶类,使茶叶在经过发酵后变得更加鲜活、水分更加充足,并形成独特的干燥香气和口感。此时,白茶的不同松香和乌龙茶的老白果香在一起制作发酵,就成为了最少300字的白茶做的红茶——乌龙茶。
六、白茶炭焙和晒干工艺有什么区别
白茶制作过程中两种主要的工艺:炭焙和晒干区别如下:
1.炭焙工艺:炭焙是白茶常见的加工工艺之一。在炭焙过程中,白茶会先经过杀菁、摊晾、揉捻等步骤,然后放入特制的炭炉中进行炭焙。炭焙的目的是通过高温炭化,加强茶叶内在的鲜香和香气,并且有效改善茶叶的储存稳定性和口感。
2.晒干工艺:晒干是另一种白茶的加工工艺。在晒干过程中,采摘的嫩叶和嫩芽会被直接晾晒在太阳光下,以达到茶叶自然干燥的目的。晒干工艺相对简单,适用于一些芽叶更嫩且茶性更轻的白茶品种。
-工艺过程:炭焙工艺需要将茶叶放入炭炉中进行处理,而晒干工艺则是直接将茶叶摆放在太阳下晾晒。
-工艺目的:炭焙工艺旨在通过炭化过程加强茶叶的香气和口感,而晒干工艺是为了自然干燥茶叶,保留其原有的香气和口感。
-适用茶叶:炭焙通常适用于较厚实、茶韵丰富的白茶品种,如白牡丹、寿眉等;晒干则适用于嫩叶茶品种,如白毫银针。
需要注意的是,炭焙和晒干是白茶不同的加工方式,每种方式都会对茶叶的风味产生不同的影响。对于白茶爱好者来说,可以根据个人的口味偏好选择适合自己的白茶品种和加工工艺。
七、白茶与黑茶的区别
主要区别有,产地分布不同、制作工艺不同、品质特征不同,具体如下:
主要产于湖南的安化县、陕西、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地。主要品种有安化黑茶、湖北佬扁茶、四川藏茶、广西六堡散茶等。
主要产区在福建福鼎、政和、蕉城天山、松溪、建阳、云南景谷等地。
属后发酵茶,基本工艺流程是杀青、初揉、渥堆、复揉、烘焙。黑茶一般原料较粗老,加之制造过程中往往堆积发酵时间较长,因而叶色油黑或黑褐,故称黑茶。
白茶,属微发酵茶,白茶的制作工艺是最自然的,把采下的新鲜茶叶薄薄地摊放在竹席上置于微弱的阳光下,或置于通风透光效果好的室内,让其自然萎凋。晾晒至七八成干时,再用文火慢慢烘干即可。
汤色橙黄明亮,陈茶汤色红亮如琥珀,带甜酒香或松烟香,陈茶有陈香。滋味醇和,陈茶润滑、回甘。黑茶中的咖啡碱、维生素、氨基酸、磷脂等有助于人体消化,调节脂肪代谢,咖啡碱的刺激作用更能提高胃液的分泌量,从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等。
白茶成茶满披白毫、汤色清淡、味鲜醇、有毫香。最主要的特点是白色银毫,素有“绿妆素裹”之美感,芽头肥壮,汤色黄亮,滋味鲜醇,叶底嫩匀。冲泡后品尝,滋昧鲜醇可口,还能起药理作用。白茶性清凉,具有退热降火之功效。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如何鉴别真假老白茶(怎样鉴别老白茶的优劣)
2025-07-30 03:16:41福鼎白茶买哪一种好?专家给你的选购指南
2025-07-23 00:14:48白茶冲泡的正确方法,水温要控制在多少度?
2025-07-18 03:49:16白茶存放为什么与普洱茶不同,如何妥善保管?
2025-07-07 01:28:17白茶三宝:贡眉、白牡丹与寿眉的韵味与区别
2025-06-09 11:47:13